导读:通过线上内容的精品化呈现,边看边买的电商和线下活动的双线推进,优酷平台利用自身新媒体的优势,对《了不起的匠人》展开多次传播和多元传播,从节目孵化到推广都全力支持。
来源:传媒内参节目研究组
作者:康小葵
“惊艳!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,他们还在传承。”这是人民日报8月29号晚上发的一篇赞扬匠人精神的微博。微博附文介绍了《了不起的匠人》系列微纪录片中,浙江温州的修谱师王超辉使用木活字印刷术为村里人修族谱的事。微博发出后,转发者众。网友看到早就封存在博物馆中的古老技艺,竟然还有人在使用时,纷纷感叹不已。之后人民日报又转发了微评论“在喧嚣世界中踽踽独行,默默传承百年之久的手艺,这是一种可敬的固守”,微议论“致敬匠人精神”两篇微博,赞叹声不绝。
匠人精神的回归 是初心的找寻
王超辉的故事唤醒了在繁忙生活中逐渐被遗忘的“匠人精神”,而他只是《了不起的匠人》里的其中一人。该档由优酷自制独播的系列微纪录片聚焦全亚洲20位匠人的手艺生活,有京城铁匠、隐居景德镇的陶瓷匠人、锡伯古弓的制作人、唐卡艺术的继承者、金缮匠人等等,他们见证了城市变迁和时代的变化。
当“网红”、“浮夸”、“喧嚣”、“污文化”等越来越多躁动不安的因素成为网生内容的关键词时,《了不起的匠人》仿佛一首现实版的“从前慢”,不疾不徐地讲述着匠人“一生只做一件事”的执着和坚守。
与传统的纪录片不同,《了不起的匠人》每集12至15分钟,颠覆了传统纪录片的严肃小众,以大众视角讲述匠人们的日常生活,从专业角度去纪录每一件器物的制作过程,细腻精美的画面呈现出清新雅致的文化气息。同时小体量、小切口以及年轻化的表达语境很快就抓住了年轻人的注意力。该片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.6分,并且获得了2016“金熊猫”国际纪录片节最佳新媒体纪录片奖,这所有的成绩都表明优酷在垂直内容领域上再一次的成功。此前优酷的「看理想」系列《一千零一夜》《局部》《听说》就曾做过文化垂直领域的尝试。
作为大众传播媒介,优酷从未轻视过自身在价值观输出方面的力量和责任,其一直都在寻找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契合点,从泛娱乐的时代中发掘沉淀型的内容。尽管文化垂直类网生节目会面临受众群小,培育期长的问题,但是优酷还是携手「知了!青年」去做了这件事,摒弃浮躁和焦虑,用心和时间去打磨文化类节目,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,所以《了不起的匠人》的出现和成功并不是偶然,而是优酷一直努力探索的结果。
全力孵化优质内容 优酷原创高品质纪实
通过线上内容的精品化呈现,边看边买的电商和线下活动的双线推进,优酷平台利用自身新媒体的优势,对《了不起的匠人》展开多次传播和多元传播,从节目孵化到推广都全力支持。《了不起的匠人》从默默无闻走向国际领奖台,得益于优酷在浮躁的社会中摒弃内心的焦虑,以匠人的态度讲述匠人的精神,这不仅是一次文化和时代的对话,更是新媒体产生的原创高品质纪实。
深挖优质的垂直内容,与制作方共同打造核心生产力,构建内容生态闭环始终是优酷战略投资的重要目标之一。事实上,优酷在「知了!青年」成立之初,就完成了对其千万级战略投资。在《了不起的匠人》的衍生推广方面,优酷以社交媒体矩阵沉淀用户,以人群特征跟喜好作为切入点,实现边看边买的社群电商。把匠人精神传递给更多的消费人群,给坚守在本行业的匠人提供一个品牌推广、文化传播、技艺传承、落地销售的平台。
同时基于对“匠人精神”的追溯与呈现,优酷联合「知了!青年」主办了《了不起的匠人亚洲手作展》,8月13日-28日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展出。节目介绍过的日本轮岛涂漆器匠人坂本雅彦、台湾柴烧匠人田承泰、西藏唐卡新势力旦增平措、香港微缩模型匠人黎炽明以及深圳木勺匠人黄强出席了开幕式,匠人和观众零距离接触,加深了现场所有嘉宾对“匠心”的领悟。
